漫漫“學 講”之 路
睢寧縣實驗小學 朱垚
我的學講之路,緣于2012年的市級個人課題《建構小學高年級“讓學”語文課堂的策略研究》。那時,我并不知道它所體現與追求的就是今天所提倡的“學講”理念。
當時,我關注到在諸多的語文課堂上,教師精心解讀文本,挖掘每個知識點,找準每個訓練點,每一步細節化,確定化,結果自己講得天花亂墜、聲情并茂,學生聽得如墜霧里,茫茫然不知所以。隨著年齡的增長、年級的提升,語文課堂上學生越來越沉默。尤其到了高年級,課堂教學,很多時候成為教師的“獨角戲”,學生知識的掌握、技能的習得、語文素養的發展緩慢。我在苦苦追尋答案,發現造成課堂“教”與“學”脫節這一現象最主要原因是教師備課、上課忽略了學生才是課堂“主角”的客觀事實,一味地說教,霸占了課堂的話語權力,一味地提問,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廣度,竭盡全力的指導,成為學生“被灌輸”的痛苦的根源,原本該親切、靈動、厚實的語文課堂,也因此變作了學生舉步維艱的茫茫沼澤。
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在他的《人,詩意地安居》一書中說到:“教難于學,乃因教所要求的是:讓學。實際上,稱職的教師要求學生去學的東西首先是學本身,而非旁的什么東西。”語文教師要正確地認識語文,理解兒童,在教學中以“讓學”的思想指導實踐,使學生以“學習主人”的身份走進課堂。
這應該是我對學講的初步感知吧。從12年9月課題立項開始,我就開始大量閱讀有關“讓學”的書籍,《可持續發展教育基礎教程》《教學行為指導》《走進語文教學之門》《語用學與語文教學》,留意網絡,與“讓學”有關的前沿文章我都會第一時間找來研讀。一個月的理論學習之后,我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的課堂,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。12年,我面向全縣老師上了一節“讓學”示范課,獲得了專家和與會老師的好評。13年4月,我參加了徐州市優質課比賽,由于踐行了“讓學”的理念,我執教的《揠苗助長》一課獲得市一等獎,13年12月,我參加縣課題評優課比賽,榮獲一等獎。
2014年初,學講真正地走進實驗小學的校園。懵懂之初,并沒有領會“學講”的精神,不甘落后的我,積極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理論學習,廢寢忘食地閱讀《徐州教科研》關于“學講”的理論知識。一個月后,突然恍然大悟,“學講”其實就是讓學,把課堂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,讓學生自己學,講出自己的觀點。這也與之前自學的讓學精神如出一轍,登時心里有了底。
緊接著,學校開展“人人上過關課”活動,領導安排我負責二年級的學講課過關。忙碌的日子從此開始了,每天上午上一節課,聽兩節課,下午和同事們商討如何上好學講課,學生的作業只能利用下班時間批改。因為帶三年級,三年級老師的過關課,我也是一節不落地聽。在聽課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困惑和想法,我會及時和教科室的薛主任溝通,向她請教。
就這樣,聽課、上課、磨課、研討、讀書,始終站在“學講”第一線的我,有了很多的感悟和想法。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,我開始一天的學講反芻,針對小組合作學習、自主學習、學習單、教師講多與少,我有了自己的見地,半年的時間,共計寫了3萬多字的讀后感、反思!缎〗M合作學習有效策略談》《自主學習之預習單的困惑》《自主學習不等于自己學習》上千字的論文就在這樣的日子里誕生,并投稿《徐州教科研》、參加市組織的讀后感,論文評比。
在學講的引領下,我改變了13年市級個人課題的研究方向,改為《學講方式下故事類文本教學策略的研究》,并撰寫了論文《淺談“學講方式”下中年級“故事性”文本的教學策略》,在全校范圍內交流。同時,我帶領的二年級團隊的同事們,圓滿地完成了學校制定的過關任務:每個老師都明確學講課的基本環節,季瑤、許文杰兩位老師分別打磨了第一課時、第二課時兩節課,先在機組內上展示課,全組討論后,每個老師開始設計自己的學講課堂。六月底,所有的老師都上了一節學講研討課,校領導對二年級的學講課堂非常滿意。
多少個披星戴月的日子悄悄地溜走。在和同行、專家一起行走的日子里,我又參加了縣青年教師素養大賽,粉筆字、朗讀、知識問答環節后,我以第一名的成績參加最后一輪上課比賽,教研室指定《恐龍》一課,時長三十分鐘,提前一天備課。一段時間的學講實踐使我明白,30分鐘內完成學講是非常困難的,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、小組討論并把自己的所得講出來,學生“講”時出現的問題,也不能放過,40分鐘的時間亦是夠緊湊的了,何況是30分鐘。備課之初,我考慮把自主學習“抓關鍵詞寫出恐龍的特點及共同點”的環節放在課前,課上匯報,然后進行語言內化的訓練。比賽完,我的課受到了教研室葉老師的好評,“今天朱垚老師的課是唯一一節學講課”。深知是領導的鼓勵,竊以為,自主學習環節,并不等同于學生自己學習,由于時間所限并未真正做到學講。
6月份,學校決定邀請市教研室的劉春老師來校指導語文學講課堂,劉老師希望聽兩節研討課。聽說了這個消息,我主動請纓,上研討課。因為賽課的遺憾,特別想聽聽專家的建議,優化“恐龍”一課的教學設計。剛巧,趕上了徐州市教研室舉辦“市小學語文學講課研討活動”,我跟隨著教導處劉主任一起參加并全程錄音。會后,我向執教老師民主路小學的孫娟老師請教,孫老師熱情地指導我,向我講述了備課的想法以及劉春老師的構想——“主問題引領學講課堂的教學策略”,聽后真是讓我茅塞頓開。
徐州學習歸來,利用周末時間,我整理了聽課筆記,然后決定重新設計“恐龍”一課的教學。這節課,同樣獲得了市教研室劉春老師的高度贊譽,她說:“這是我目前聽得最好的一節學講課。”
課后,我又虛心地向劉老師請教,劉老師希望我多讀書,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,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。
有了劉老師的鼓勵,我的壓力更大了,同時有了更多前進的動力。這學期,我又申報了14年的個人課題《中年級語文學講課堂小組合作策略研究》,市教科所已經立項,我會多讀書,認真實踐,爭取更大的進步。市級大課題《基于文體意識的學講課堂教學策略研究》也正在申請階段。
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秋天是收獲的季節,秋天也是播種的季節,我會一直行走在路上,與我熱愛的教學事業,我熱愛的孩子們,共同進退,暢想美好的未來!